“中国大妈”现象后的黄金市场再探
“中国大妈”现象后的黄金市场再探
2013年3-4月中旬以来,黄金价格持续震荡。国际金价下跌,引发了国内消费市场实物黄金抢购潮,也捧红了抄底吸金的“中国大妈”。进人5月后,国际金价一跌再跌,不但“中国大妈”瘪了荷包,也让投资者手心捏汗: “金价跌势何时止步?黄金熊市的大幕是否已然开启?
4月份以来,全球市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当属金价的持续暴跌,4月中旬短短两天内国际金价跌幅达13%,金价更是在当月创下近30年以来最大跌幅。进入5月后,黄金依然没有起色,仍是“降”声一片。市场的参与者对此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一方面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散户在消费市场疯狂抢购实黄金饰品以及实物黄金;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乃至黄金类企业仍持谨慎态度,在他们看来,国际金价难以改变目前下行格局,后市或将继续震荡下行。与此同时,多家机构再次下调金价预期。法国巴黎银行宣布下调今明两年金价预期。
如何判断未来黄金走势?多数专业人士建议。密切关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动态动向,把握黄金走势基本依据,即“弱美元,强黄金:强美元。弱黄金”。金价格预期。国内投资机构中也以看空者居多。“现在是不是黄金熊市的开始,还不好说,但黄金牛市一定是终结了。”
自金价深度探底以来,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中国消费者以及逢低买入的投资者纷纷出手,将金价重新推高至大约1470美元/盎司。“中国大妈”似乎成为影响金价的权重因素。但随着5月“跌跌不休”的国际金价,之前高调吸金的“中国大妈”也被黄金“撞了一下腰”,大多损失惨重。
4月2日,法兴银行发布了一篇名为《黄金时代的终结》的报告。
报告认为,黄金或许是世间最独特的“商品”,因为影响金价的首先是一揽子非基本面因素:实际利率、通胀预期、美元走向、财政前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购买计划等。这些因素对金价产生的影响要比对其他商品价格产生的影响大得多。
然后,影响金价的一些基本面因素:矿产金供应、回收金供应、央行黄金交易、囤积金条、黄金生产商套期保值、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向等才开始有所反映。此报告一出,4月5日,加拿大斯普罗特资产管理公司就撰文批驳了报告中的观点,认为黄金是货币而非商品,黄金时代远未终结。
斯普罗特公司认为,黄金市场分析常见的一种错误就是把黄金看成了商品。“不能把黄金看成商品是因为黄金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去消费。历史上开采出来的绝大多数黄金在今天依然存在着,全球黄金储备每年仅能通过新增的矿产金而小幅增长。全球黄金供应增长的幅度有限,而法定货币供应却可以通过印钞计划呈几何级增加。”他们的观点是:黄金是唯一一种对法定货币贬值免疫的货币,因此建议大家认清黄金的货币价值非常重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我们在小学课本里最初学到的关于黄金属性的定义,黄金有双重身份、双重属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是为什么今天,会引发这样的争执?
回顾历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拥有黄金被人们看作拥有财富的象征。
黄金有其优越的自然金属特性:数量较少总量持续稳定,不容易出现人为的数量膨胀(纸币可以轻易印刷导致人为性数量随意增加),生产黄金需花费较多劳动,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物理稳定性极佳,不易腐蚀,便于分割和携带等。这些属性决定了黄金成为人类商品社会中最适宜充当货币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黄金是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的标准。
黄金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罗马时代,近现代被作为通行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准,在16—19世纪初期被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的金银本位制或复本位制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体制。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国的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金、银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1792年,美国政府规定了纸币和黄金的固定兑换率,在本国货币体制内引入了金复本位制。当时的黄金兑换官价约为20美元/盎司,在随后的100多年里这个比例关系总体变化不大。同期英国也开始实行金本位制,标准规格和成色的金币和金条可以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自由兑换。美英两国的带头作用,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金本位制,于是黄金逐渐发展为公认的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当时黄金与美元的兑换价格在每盎司黄金兑换18-20美元之间窄幅波动,这一价格区间维系了约100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之间产生了大量战争赔款以至欧洲各国几乎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18年至30年代初,绝大多数国家被迫放弃了政府发行的纸币可兑换黄金的货币体制,在这些国家内都出现了纸币狂贬和金价暴涨的局面。到了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于是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最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和英国也抵抗不住这个趋势了,英镑和美元最后也脱离了同黄金的原来比价关系。1931年英镑相对黄金贬值30%,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布法令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并把美元贬值40%,此时1盎司黄金价值为35美元,既1美元可以兑换0.89克黄金。并且规定只容许中央银行及各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形成了新的美元兑换制度,用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这些重大变故导致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世界各地的黄金市场相继倒闭和被关闭。到1939年当时世界仅剩的唯一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被迫关闭,伦敦黄金市场这一关闭就持续了15年,直至1954年才重新开张。在这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流通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制。
因此,即使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它依然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既然是特殊商品,所以黄金理财渐趋流行。继1972年的黄金牛市之后,2000年黄金又迎来了一波牛市,在这波牛市中,很多黄金大鳄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十二载的牛市在2013年被宣告结束。尽管人们认为这可能只是一个调整,但是黄金投资还是被打上了很多问号。
问号的内容很多,包括现在是不是该投资黄金,投资黄金有哪些渠道,投资黄金有哪些风险?对此,笔者进行了归类总结:
投资渠道多元化
民间总结出来的黄金理财之道就是“乱世藏金”、“经济不景气藏金”。
随着经济的发展,黄金理财渠道也逐渐多样化,从以前的实物黄金变为纸黄金、概念黄金,而就在7月29日,中国首只黄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也正式登陆上交所。黄金理财愈演愈烈。
那么,当下流行的黄金理财究竟有哪些渠道?这些渠道的收益和风险如何?
实物黄金
实物黄金包括金条、金币和金饰等。投资额较高,只有在金价上升之时才可以获利。一般的饰金买入及卖出价的差额较大,视作投资并不适宜,金条及金币由于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实金投资的最佳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持有黄金并不会产生利息收益。实物黄金在各大商场和黄金专卖店均有销售,并且一些黄金品牌例如周大福、周生生等都会定期推出一些理财实物黄金,供投资者选择。
现货黄金
国内手续费标准为万分之七左右,采用24小时不间断交易,时间及价格与国际金价市场接轨,T+0交易模式,双向操作可买涨买跌,杠杆比例标准为1:12.5,是国内唯一采用做市商制度的投资品种,可提取黄金实物。
国际现货黄金
俗称伦敦金,现货黄金也称炒伦敦金或者国际金,以杠杆比例更新为400倍,2013年开设FXCM环球金汇的杠杆黄金最高是400,外汇也是最高400,且无时间限制,网上交易,T+0交易形式,周一至周五24小时连续交易,双向买涨买跌的形式。黄金代码是XAU_USD或者是GOLD,可以模拟学习模拟杠杆默认200倍。
纸黄金
纸黄金是一种个人凭证式黄金,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黄金。纸黄金是黄金的纸上交易,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记录只在个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账户”上体现,而不涉及实物金的提取。
黄金定投
黄金定投是近年来出现的黄金投资工具,其原理与基金定投相类似,旨在不断平均投资成本。
黄金定投也叫黄金积存或是积存金,也可以叫黄金零存整取。每月以固定的资金按照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的收盘价购买黄金。当合同到期时,客户积累的黄金克数可以按照上海黄金市场价格兑换成现金,或者相应克数的金条、金首饰。购买的黄金克数会随金价的波动而变动。
黄金基金
黄金基金是黄金投资的衍生工具,是黄金投资共同基金的简称。黄金投资共同基金是由基金发起人组织成立,由投资人出资认购,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操作,专门以黄金或黄金类衍生交易品种作为投资目标的一种共同基金。黄金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与投资者熟知的证券投资基金有相同特点。黄金基金分为开放式基金或封闭式基金。
当阁下进入领峰贵金属有限公司网站,即表示自愿接受以下免责条款:
本网站的内容并不打算向用户提供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产品之意见,或任何财务、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因此不应予以倚赖。任何披露数据资料乃本公司秉诚提供,并相信资料之来源可靠,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或合理性。本网站所载的分析师策略、观点或任何投资意见,仅供参考,均不代表本公司观点。若因其内容造成阁下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公司概不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故本公司建议阁下在适当情况下寻求独立的专业意见。